English

光盘复制业:自律呼声高

2000-12-21 来源:光明日报 赖名芳 我有话说

据了解,我国现有光盘复制单位64家,待正在筹建的光盘复制单位组建完成,光盘复制单位将达到81家。把被批准引进的生产线算在内,光盘生产线拥有量为478条,其中只读类光盘母盘刻录生产线37条,复制生产线265条;可录类光盘母盘刻录生产线3条;复制生产线173条(其中CD—R155条、CD—RW17条、DVD—R1条)。这表明我国光盘复制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初步建立,扭转了只读类光盘生产发展较快,可录类光盘生产能力弱、停滞不前的局面。

我们知道,当一个行业形成一定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市场竞争在所难免。但个别企业违反市场经济规律,搞不正当恶性竞争的行为,势必会造成行业秩序混乱。光盘复制业也不例外。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音像业遭遇盗版的重重围困、市场环境颇为恶劣的环境下,少数企业经营者受暴利驱动,不顾国家三令五申,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单位内部管理失控,出现自制委托书、伪造委托书,或使用委托书复印件复制产品;个别单位甚至使用无光盘来源识别码(STD码)的定模镜面复制侵权盗版光盘……这种肆无忌惮、与盗版者同流合污的做法在行业内和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光盘企业存在的这些问题,有管理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的责任,但主要原因是经营者经营思想不端正,有法不依。

1994年以来,新闻出版署已吊销查处了十几家光盘复制厂。其中,1995年对从事制作淫秽、盗版音像制品的江苏宝碟激光视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卜兴华及其同伙进行了查处并追究了刑事责任。但少数企业仍不从中吸取教训,尚存侥幸心理,知法犯法。例如,今年4月,广东安文光盘复制公司被发现利用没有蚀刻SID码的模具加工光盘;9月,佛山金声电子有限公司被发现使用4个没有蚀刻SID码的模具加工非法光盘,并违规将企业承包给港商,这种放弃管理权,为不法分子洞开方便之门的做法极为恶劣。而正规军从事盗版的行为无疑使中国音像业腹背受敌,雪上加霜。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为了各企业自身利益,行业内部要求自律的呼声愈发高涨起来。鉴于此,中国音像协会光盘工作委员会在广泛征求行业内意见的前提下,经过半年的酝酿,经新闻出版署审定,于今年11月29日在新闻出版署举行的“全国光盘复制单位负责人培训班”上正式颁发了《中国光盘复制行业自律公约》。

《自律公约》对自愿签署此公约的企业所承担履行的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还对公约的执行、监督及违约行为的制裁作了说明。它得到了绝大多数企业的积极响应。一些光盘厂负责人表示,企业经营的好与坏,根本在于管理者对合法经营、防止侵权盗版问题是否从主观上有足够认识,是否自律。因此,抓紧组织实施《自律公约》是健康有序发展我国光盘产业的迫切需要。现在,我国光盘复制企业越来越多,发展快了必然会出现问题,我们要吸取前几年一些光盘厂的沉痛教训,防止“后院起火”。

天津天宝光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臣在谈到“自律”问题时说,建立我国光盘复制业良好的发展环境,除了要求内地企业自律、自爱外,也应该要求外商自律。因为在已查获的112条非法生产线中大多是欧洲、美国的产品。它们一般通过走私入境,再派技术人员安装投产。所以,作为为国内各光盘企业服务、代表各企业共同利益的行业组织———中国音像协会光盘工作委员会,应向发达国家制造光盘生产线的公司积极呼吁,尊重中国政府的有关规定,尽快与中国供货的各外商或其代理商们达成协议或约定:他们有责任拒绝向走私盗版团伙和没有我国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及个人出售光盘生产设备。否则,国内光盘企业将实施自我保护措施———集体拒绝与之继续合作,断绝合作伙伴关系,所受损失由对方自负。不这样做,地下光盘生产线将像“野草”一样烧之不尽,永远会对正规厂家产生冲击,中国音像市场的盗版也将会肃之不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